close

       蔡元瑛 心理師

    無論什麼年齡、種族,人天生就有開心、憤怒、緊張、難過等情緒表現。而每個人在生活中難免有情緒波動,尤其在面臨壓力事件時,情緒起伏是正常的反應,例如一個人在經歷失業或失戀事件後,很可能會心情不好、吃不好、睡不好等。所以很常出現的一個問題是:“我/他是不是憂鬱症”?

       以下有兩個方法,可以作為是不是“憂鬱症”的指標:

第一:從頻率和維持時間來看,當憂鬱情緒太過頻繁的出現,而且心情低落的時間,已經維持的太長,尤其超過了兩個禮拜。

第二:從嚴重程度來看,當情緒強度遠超過其他人的反應,或嚴重程度已經影響到生活,包括失眠或者過度嗜睡、胃口變化、體重短時間增加或下降太多,工作表現變差,對很多人事物都提不起勁,什麼都不想做,腦袋揮之不去負面的想法,甚至出現造成危險的行為,如酗酒、自我傷害、自殺等等

       出現上面這些特徵很可能是憂鬱症的警訊,當然,還是需要經過專業的精神科醫師進行問診判斷才能確立診斷喔!

 

為什麼會有憂鬱症?

       很多人也會問「為什麼我/他會得憂鬱症?」,而憂鬱症的成因是多元的,包括「生理」、「心理」和「社會」因素,且這三個因素之間是互動、會彼此交互作用的。由於憂鬱症的成因,不同成因就可以寫上一大篇幅,本篇最主要想分享的是和憂鬱症有關的“心理”成因之一。(其他成因將會在日後文章陸續分享

       不少憂鬱患者都曾問到:「我怎麼可能會得憂鬱?」、「我沒什麼壓力、生活都很好,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開心不起來?」、「別人都覺得我很開朗,我還常常是別人的垃圾桶耶!我怎麼會得憂鬱症?」,而仔細探討下就會發現,在這些心路歷程中常聽到的共同點,來自「報喜不報憂」這件事。

 

「報喜不報憂」,不好嗎?

          到底,為什麼「報喜不報憂」會值得提出來討論呢?那是因為「報喜不報憂」這個現象,通常反映出幾個可能原因:

“不能”報憂,如果「報憂」可能會造成自己的困擾,例如遭到他人的利用、嘲諷、責罵等,或者擔心「報憂」,會造成別人的麻煩或問題。

“不能”報憂,沒有適合傾訴的對象,或缺乏協助處理「憂」的人或資源。

“不會”報憂,也就是不知道怎麼報憂,不知道怎麼和人討論或分享自己的苦。

“不想”報憂,只想報喜,想讓別人開心,或者想讓別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而已,盡可能維護正面的形象。

        這些原因可能單獨存在,也可能是同時發生,從這些原因來看,「報喜不報憂」可能並不單純是個人的問題,通常也隱含和周遭環境的問題。可能是因自信心不足、重視面子、習慣壓抑自己真實感受,也可能是因為缺乏安全、關懷的環境、缺乏可以信賴或提供支持的他人等等。一般而言,這些並不一定會造成問題但是當一個人遭受各種壓力、挫敗時,長期就很可能持續累積情緒,進而觸發、維持憂鬱狀態

       所以如果你有發現你的小孩、你的親人或朋友正是如此,也許可以想想,他是不會、不想還是不能報憂,如果你真心希望傾聽他的「憂」,那你可以這麼做:釋出你的關懷之意,建立一個安全、不會因為「報憂」就遭到責罵或嘲諷的環境,這是通往「信任」的重要道路。而且如果我們可以先和對方坦率的分享自己的憂,那等於也是丟出一顆球給對方,透露著互信的訊息

        那麼如果是你本人憂愁傷神的事都習慣自己扛、自己處理,那麼試著想想,自己是哪種類型的「不報憂」,我們常是隨著成長環境和過去的經驗而學到處理憂愁的方式。每人選擇如何處理「喜」或「憂」,其實是每個人的自由,只是所受的痛苦自己最清楚。既然這些都是學習來的處理方式,那麼也一定可以學到新的方法、學到讓自己更健康的方法。如果你願意,你可以這麼做:從日常的談話或互動經驗,試著從親友中找到足以信任的人,選擇合適的時機地點,尋求對方的支援,或是重新找個能傾訴和釐清憂愁的窗口,例如專業醫療機構、學校或社區輔導資源、互助團體等。

       如果「報喜」這件事,我們都已經學得夠多夠好,那個現在,給自己一個練習的機會學習傾訴憂愁。報憂,不只是去覺察照顧自己的苦,也給自己機會讓他人與自己建立聯繫,找出生活中重要的夥伴們

 

arrow
arrow

    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