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謝宛霖心理師

「家裡的人不願意帶孩子去醫院評估,怕孩子會被貼標籤!」

「我擔心,孩子去資源班會被標籤化!」

「該申請手冊嗎?這樣大家會不會覺得孩子很有問題?

不論在醫院或是校園與家長工作時,時常會聽到這樣的擔心:孩子就醫、孩子接受資源教育、孩子申請手冊,是否會產生標籤化的問題。

我們很愛著孩子,因此我們擔心自己的決定會如何影響著孩子。

 

家長從教師端接受到訊息,觀察孩子在校的學習表現、專注度或是人際互動、情緒表現,與同儕相較之下,有部分差異性而建議家長替孩子進行進一步的資源教育或醫療評估。

「小孩在家裡我不覺得他有問題阿!」

突然接受到教師這樣的建議,相信多數的家長是相當驚愕的,有時候甚至會在訊息傳遞不夠完整的情況下,產生親師溝通之間的誤會。

 

然而,家庭/學校、個別/團體絕對是在不同的情境,面對家人與面對同儕、面對日常的事物與面對新學習的內容,皆有可能讓孩子在不一樣的情境之中、有不一樣的適應表現。此外,班級是個同齡的大團體,和同儕相比較的情況下,一些與同儕表現的差異性就會較明顯地呈現了。

 

教師端的建議,多是期待家長能帶領孩子至更專精於相關領域的醫療或特教系統,進行更進一步的評估,以釐清孩子目前的行為表現,是否有其他教育、社會甚至醫療可協助、介入之處。評估的結果,可以給我們一個參考,理解孩子目前可能存有的困難,並從中討論後續可能協助孩子的辦法。當然,也可能經由評估,讓我們了解到,孩子整體適應並無特定性的困難。因此,接受醫療或是特教的評估,比較像是經由專業透過主觀與客觀的評估,了解孩子目前的適應情況。

 

若評估的結果,顯示了孩子的確在特定能力較為弱勢,家長又需面臨另一個決定的關卡:

「我該讓孩子參與資源教學課程嗎?我該替孩子申請手冊嗎?」

「若讓孩子參與資源教育課程或是申請手冊,是否等於公告所有人我的孩子有別於其他人?」

倘若今天已發現孩子的確有這樣的需求,而我們因擔憂標籤化而未能讓孩子接受相關的資源協助,豈不可惜?彷彿不參與資源班課程或不接受相關資源,就等於眼睛上眼睛、關起耳朵,看不到也聽不到孩子真實的需要,不接受我的孩子有弱勢的那一面。

這樣的不接受、暫時的看不見聽不見孩子的問題,不代表這些需求不存在、或是會隨著時間自然消散。

這些困難,不但不會隨著時間自然消散、有時還可能因為時間而累積更多。

回歸資源教育與身心障礙證明之目的,主要在於提供相關的教育、社會與醫療資源,就像是復健,今天觀察到哪裡有相對弱勢的部分,我們提供訓練、練習,用以提升生活之適應性。資源的介入,在於提升孩子面對困難的技能。

 

當然,我們得練習接受,每個人都必然有其弱勢、困難之處。我們常不願意碰觸自己脆弱的那個層面,甚至會以嘲弄他人脆弱面以顯現自己是個強者,這也是為什麼,我們會擔心、孩子的弱點被明顯的暴露下,很可能帶來被標籤、被嘲笑的結果。

唯有我們接受自身的困難,才可能面對困難而不逃避。

面對困難,在適當的時機接受適當的資源,練習、成長,相信能讓孩子逐漸減低無人協助的困難與挑戰

arrow
arrow

    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