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謝宛霖 臨床心理師

暑假一下就來到下半場,轉眼即將迎接開學的來臨,甚至在許多中學階段的學生,即使是假期,仍然要面臨「暑期輔導課程」。對部分抗拒就學的孩子而言,開學和痛苦畫上等號,更不用提「明明是假期,為何我還需要到討厭的學校去」的暑輔文化。而孩子不願就學的行為,通常也會連帶影響家庭其他成員的情緒及生活模式。

 

到底拒學是什麼?

    拒學行為涵蓋廣,底下包含了不同類型的缺席行為,像是逃學、拒學或懼學。一般而言,逃學比較是沒有理由的、違規的缺席,不是因焦慮導致的缺席;拒學通常是焦慮導致的缺席;而懼學則是因恐懼而缺席的型態,不過此型態較為少見,現多以焦慮導致缺席的拒學一詞稱呼。

 

為什麼會有拒學行為?

Kearney將拒學行為歸納為四項主要的因素(如下表),通常為了逃避或獲取特定目的而使得拒學行為延續。

負增強

1.避免負向情緒的情境或刺激

(待在家就不會身體不舒服等)

2.逃避社交情境或被評估的情境

(不想考試、不敢和同儕互動等)

正增強

3.為了獲取注意

(獲取關注、關懷)

4.為了獲得學校外的酬賞

(在家打電動/睡覺、找朋友玩、吸毒等)

可能是單一或多重的因素地導致拒學行為,在分類中的前三項有較明顯的壓力來源,第四項則是為了外在其他吸引力,對於就學本身的動機通常較弱。

 

會有其他徵兆嗎?

常見相關徵兆如下述:

  • 身體抱怨:這在拒學學童中相當常見,抱怨肚子痛、想吐、頭暈、頭痛等等,重複抱怨身體症狀用以達到不用去學校或提早請假的目的。
  • 頻繁缺席:不見得是完全不就學,可能固定一週缺席兩、三天。
  • 固定模式缺席:要考試、要比賽或要發表的時候顯得特別焦慮而要求請假。  
  • 在學校很頻繁的打電話回家:分離焦慮的學童會特別明顯。
  • 出門前大發脾氣、哭鬧表示不要上學

 

只是不上學有需要就醫嗎?

    若拒學行為出現在剛進入或轉換新環境,可能是孩子在適應碰上ㄧ些困難,父母可試著多關心、覺察與理解孩子在適應學校的難處。然而當拒學模式持續,孩子出現明顯的焦慮、抗拒、痛苦,家人間出現衝突,或是父母需要不斷請假處理孩子問題,影響孩子本身及家庭的功能運作時,建議可尋求輔導室、心理師、醫師相關的協助。

    雖然上述僅將拒學行為分類為四類,然而與每個拒學的孩子深談後會發現,每個孩子抗拒上學的原因相當複雜、多重且值得探究。對ㄧ般人再平凡不過的上學,自己卻無法做到,或為此擔憂自己的未來,有時這樣的自責與憂慮也會成為另一項額外的情緒壓力來源。

 

心理師能做什麼?

    與拒學孩子互動過程中,最主要是帶著孩子一起找尋、察覺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,在有規則、有評價、有人際互動、有表現要求等等的學校環境中的自己,是怎麼看待自己的。

    有時候拒學可能是個外在呈現的行為狀態,內在可能存有其他同等重要的議題需要探討釐清。也許呈現在學校的缺席問題,實則與家庭間的互動有更大的關聯性。若內在的需求、困惑未獲得適當的平衡,即使強逼孩子到校,有時仍會轉以其他型態的行為出現。

    當然,當我們與孩子一起比較理解自己發生什麼事,有時就能更進一步針對找尋到的壓力來源,逐一討論、逐一面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聊撩開心事 的頭像
    聊撩開心事

    心理師撩開心事

    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