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介紹.jpg 

FB粉絲團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indursminds/

臨床心理師

台北 :

  • 謝宛霖 (兒童青少年)

 

花東:

  • 林逸軒 (安寧, 育兒)

 

高雄:

  • 陳彩堉 (復健心理)
  • 許嘉玲 (神經心理, 失智症)

 

文章標籤

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書.jpg

/ 石昱棋 臨床心理師

很久以前就想寫繪本系列的主題,心理師很常使用「繪本」這個媒材和孩子們互動,因繪本創造了一個想像的空間,讓孩子們自在、安全地在這個空間裡遊玩、成長,可以讓孩子們透過繪本對人、事、物上有新的想法與體驗,藉由想像與創作的過程,達到情緒教育、提昇創造力、豐富問題解決能力與建立自信心,因此繪本是一個相當棒的互動材料,這也是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原因,希望透過這個「繪想玩系列」能跟大家分享各式各樣的繪本,以及可以搭配運用的活動, 讓家長與孩子在家能一起讀繪本、一起發揮想像力、一起玩樂這也是繪想玩名字的由來。這次的主題是「情緒察覺」,書名是:誰也不敢靠近生氣的西蒙,是我好喜歡的繪本,也覺得好有趣喔!

第一次的繪想玩,一定要來個大放送阿!這次在文中的活動,我設計了模板,有了模板,只要印出就可以開始跟孩子互動了,請到心理師撩開心事的FB粉絲頁,找到這篇文章在底下留言就能取得模板。留言寫下「我是(動物),因為(情緒)」,然後小編就會私訊模板的檔案給你喔!

例如:「我是貓頭鷹,因為晚上很開心!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「我現在是樹懶,因為很無聊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「我今天早上變成獅子了,因為太生氣」

    然後,希望大家也能留言分享成品喔!讓我知道大家繪想一起玩!


【繪本內容摘要】

        故事的主角是小男孩西蒙,他在一次的生氣中發現自己怒氣變成了一隻暴躁的山羊,而在一次次的生氣中,變成鱷魚、犀牛、獅子,甚至變成可怕的噴火龍,西蒙剛開始覺得很得意,因為大家都怕他,但漸漸地發現,所有的人都遠離他,這時的西蒙才意識到生氣的結果會讓自己變得孤單,最後他決定改變自己,透過呼吸讓自己的平靜下來,這才解決了生氣的怪獸。

文章標籤

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石昱棋 臨床心理師

每天上班途中都會經過國小,常常都會看到許多有趣的畫面,有的小朋友開心愉快,踩著輕鬆的步伐進校門,有的臉”拗嘟嘟”、有的哼著歌、有的一邊睡覺一邊走路、有的拿了好多東西卻沿路掉,另一方面,有的家長像是書僮般的提著好多東西、有的耳提面命地沿路叮嚀上學注意事項、有的則是與孩子在校門口上演十八相送的戲碼,有的孩子哭哭啼啼、有的家長大聲斥責…

家中是否有寶貝今年上小學?剩下不到兩週就要開學了,家長們與小寶貝們準備好了嗎?希望這篇文章分享的方法,可以降低您與孩子之間的學校焦慮。

家長們先減少非理性的擔憂

在談孩子之前,我想花一點時間談談家長對於寶貝即將上小一的想法,因為想法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與行為,而家長們的情緒與行為更直接的影響了家中的寶貝。例如:有個媽媽覺得孩子在學校會被其他同學欺負,透露出緊張焦慮的情緒,行為上反覆的交代孩子要躲開危險,孩子看到這樣的媽媽,也會跟著變得緊張,甚至認為學校就是一個可怕的地方,因此在上學前就已經對學校有了不好的印象,在適應環境上變得更加的困難。

所以,家長們的第一步就是檢視自己的想法。

自己是否出現過度擔憂的想法,往往這些想法有時是不理性的,常見的擔憂想法如下表,當出現這些想法時,家長們要試著停下來檢視自己的想法,試著用理性的想法來取代,讓情緒跟著穩定下來,如此一來,寶貝們看到安定的父母才容易覺得安穩、安心、有自信。

非理性的擔憂想法

理性的想法

孩子會不會被其他同學欺負?

文章標籤

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謝宛霖 臨床心理師

暑假一下就來到下半場,轉眼即將迎接開學的來臨,甚至在許多中學階段的學生,即使是假期,仍然要面臨「暑期輔導課程」。對部分抗拒就學的孩子而言,開學和痛苦畫上等號,更不用提「明明是假期,為何我還需要到討厭的學校去」的暑輔文化。而孩子不願就學的行為,通常也會連帶影響家庭其他成員的情緒及生活模式。

 

到底拒學是什麼?

    拒學行為涵蓋廣,底下包含了不同類型的缺席行為,像是逃學、拒學或懼學。一般而言,逃學比較是沒有理由的、違規的缺席,不是因焦慮導致的缺席;拒學通常是焦慮導致的缺席;而懼學則是因恐懼而缺席的型態,不過此型態較為少見,現多以焦慮導致缺席的拒學一詞稱呼。

 

為什麼會有拒學行為?

Kearney將拒學行為歸納為四項主要的因素(如下表),通常為了逃避或獲取特定目的而使得拒學行為延續。

負增強

1.避免負向情緒的情境或刺激

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死亡, 對任何人來說  都不是容易開口討論的議題, 前陣子有家長詢問, 如何與孩子談論親人逝去, 首先要先談談, 不同年齡孩子對死亡的理解與反應:

0-2歲

孩子經驗到痛苦與失去, 可能會大聲地抗議,會重覆詢問逝者在哪, 此時孩子會需要穩定的規律與很多的擁抱, 以及重複地解釋逝者不會再回來的事實, 家長可以保留與逝者相關的物品,相片, 讓孩子長大後能回憶

2-5歲

此階段的孩子, 能以”字面上”去理解死亡, 因此用詞的使用是很重要的.

使用” 去睡很長的覺了” , “我們失去他/她了” 會讓孩子困惑, 因為他們還無法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,所以請使用正確的詞彙, 教導孩子逝者無法再回來

這個階段的孩子相信自己的行動能影響周遭的世界, 某種程度上, 可能會覺得自己和逝者的離去有關, 必須跟孩子解釋, 人們過世的原因有很多種, 但怎樣都跟孩子所想/所做的無關.

當我們回應孩子的問題時, 開放,誠實, 與簡單的回應, 此時保持一致的生活規律也很重要

5-8歲

此階段的孩子能理解死亡的不可逆與普遍性, 會詢問關於死亡的問題, 專注在這樣的議題上, 有時可能會覺得自己應該對活下來的人負責任,然而 應該讓孩子繼續當孩子, 而不是期待他們理解成人的責任

文章標籤

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理師Q %26; A.jpg

石昱棋  臨床心理師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拒/懼學可能是一種現象、一種結果,也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徵兆,我很喜歡將拒/懼學比喻成『發燒』,發燒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身體的某處有發炎的現象,因此當我們一直想辦法『退燒』是沒有辦法讓身體復原的,也就是說當我們一直叫孩子回去上學就只是想辦法退燒而已,是沒辦法根治的,因此需要找到背後『發炎』的原因才能有效地處理拒/懼學的問題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家中若有一名懼/拒學的孩子,對孩子本身、整個家庭及學校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及挑戰,事實上我們在眾多拒絕上學的孩子裡發現,並非只是單純地對學校產生恐懼,當中還夾雜著許多其他的影響因子,包括:人際問題、遭受霸凌、低自尊、不合宜的家庭管教等,這些都有可能會讓孩子拒絕上學。在醫療診斷當中,並沒有直接命名為「懼學症或拒學症」的診斷,所以我們並不傾向以「疾病」的角度去看待這群孩子,而是去瞭解這群孩子在生活當中出現的不適應狀況,盡可能的去探究背後的原因。

拒學/懼學是什麼樣子?

在拒絕上學的初期,孩子可能是在學校或生活中遭遇了某些困難,有的是與同學處得不好、受到欺負,有些則是害怕老師,年紀小一些的孩子則可能是與父母的分離焦慮,,孩子開始運用各種身 體不適為理由不去上學,例如:肚子痛、頭痛、嘔吐、發燒,當這些身體不適的症狀被識破,家長強行要帶著孩子出門時,孩子就會開始出現情緒起伏,有些孩子開始出現大吼大叫、有的緊張焦慮到雙腿軟無法站立、有些將自己鎖在房間內等各種手段,最後家長也不得已的妥協,就這樣日復一日。
    拒/懼學一段時間後,孩子其實也會對自己的沒有上課感到緊張,會開始擔心課業跟不上其他同學,害怕其他同學會怎麼看待自己,也會怪罪自己,這些不舒服的感受便會讓孩子陷入一種懼學的心理惡性循環(如下圖),最後他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關起來,因為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最安全的方式。
懼學的心理惡性循環.jpg


懼學/拒學處理策略-家長可以怎麼做?

1.辨識懼/拒學前的相關特徵   
        當孩子經常悶悶不樂、身體出現不舒服,包括:頭痛、肚子痛,甚至發燒,且經醫師檢查皆正常無異狀,開始運用各種身體不適作為請假的理由,此時家長則需要留意孩子是否在學校遇到了困難,建議主動聯絡老師,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學校的狀況,在這段時間裡切記勿責罵或處罰,否則只會讓孩子的狀況越來越退縮,除此之外,保持良好的家庭氣氛也是相當重要的

文章標籤

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謝宛霖心理師

青少年.jpg

Reduction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 after contact with mental health services: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in the UK

Lancet Psychiatry 2017; 4: 120–27

多數的精神疾病始於青少年期、並且持續至成人,相較於成人,青少年接受心理健康服務的比例較低,其實很可能提高了更多共病、復發機會的風險。

本篇研究中,持續追蹤14歲青少年憂鬱症狀至17歲,觀察有無接觸心理健康服務,對於青少年憂鬱症狀的改變是否產生影響。

參與者:1238位英國學生同意參與研究,分別於平均14.5、16、17.5歲時接受症狀評估。

歷程:接受半結構式的晤談,澄清每位參與者有無符合精神科DSM系統中的一軸診斷。

           每位參與者及照顧者,需填答相當多的問卷,包含評估時間前後有無接受心理健康服務(心理評估或心理治療),及自陳式憂鬱問卷MFQ

結果: (1)5%青少年在評估前一年期間曾接觸心理健康服務

文章標籤

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謝宛霖心理師

心理師Q%26;A-正常.jpg

老實說,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眼反應是:「蛤?你是誰?你怎麼了?」

不過自己想想,這個我,當然可以指向每一個我們。

我正常嗎?誰是正常的?我這樣有問題嗎?我怎麼知道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呢?

在精神醫學領域中,因為不像內外科疾病,有很明確的數據、資訊得以立即判辨

(例如血壓、血糖、白血球數值,血管照影檢查是否阻塞或是破裂等等)

有個部分來自於,精神醫學注重的是人的行為,

人的行為可能隨著情境而有不同的表現、行為模式的強度與影響,在不同的主觀下會有不同的定義。

因此在精神醫學的領域中,時常會聽見,OO疾病真的有存在嗎?等等的質疑聲浪。

文章標籤

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橡皮擦.bmp

文/石昱棋 臨床心理師

「叫你寫字你在給我鬼畫符喔!」(擦擦擦擦擦~~)

「太醜了!重寫!」(擦擦擦擦擦~~~)

「歪掉了!重來!」(擦擦擦擦擦~~~)

 

「齁!我不要寫了啦!」摔作業、哭泣、生氣、大吼大叫

然後…親子雙方僵持,情況陷入緊張

 

那種感覺有點像您在炒菜,旁邊有個人一直說「醬油太多了不要加」、「你弄太久了」、「太鹹了」、「太焦了」、「有沒有熟?」這是一種被挑剔、被嫌棄的感覺,面對這樣的場景,孩子可能會在心理解讀成「沒錯!我就是什麼都做不好!」在這樣的困境下,誰還會想要完成功課呢?

文章標籤

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爸爸媽媽你們偏心 

謝宛霖心理師

「我爸爸(媽媽)偏心」,這樣的一句話,在不同年齡層的個案都曾經反應。兒童、青少年反應者父母對待其他手足如何的溫和、如何的談笑風生;對自己卻老是板著一張臉、罵著自己又未達到標準。成人甚至老人,反應著當代重男輕女的文化背景、又或者唯有讀書高的年代中,成績好的那位似乎總被捧在手掌心。即使自己已成為他人的父母,卻仍對於當時不公平的感受存有埋怨。

雙方相互影響

父母親偏心嗎?是的,我相信多數的父母親都是偏心的。只不過很多時候是源自於每個孩子氣質並不相同。相信大家聽過關於孩子天生氣質的這件事情,許多教養文章協助我們理解孩子的氣質與生俱來就不同、因此我們得學習如何以相對應的模式與不同氣質的孩子互動。但別忘了身為父母也是人,同樣也有屬於自己的特質,父母親本身的特質,會影響自己比較偏好與怎樣特質的人產生更多交流。任何的關係無時無刻都是一來一回而具有雙向的變動性,你對我的態度、會影響我對你的態度,並且再度回頭影響了我們之間相互的態度。這樣動態性的關係,家庭的每一份子對此關係都具有重大的影響性。

父母過往經驗影響

身為父母角色時,可以讓自己試著體驗覺察,孩子的哪些行為有沒有特別容易讓自己感到煩躁反感?哪些特別容易感到窩心溫暖?這些模式與過往原生家庭親子關係是否有相似之處?我目前與孩子的關係,是否受到過去與父母間互動的模式所影響?或是會讓自己聯想到其他生活部分的感受、價值觀,致使自己在對待不同孩子時、會觸發不同的情緒,造成對待不同的行為模式?又或者,當孩子的表現不如自己的預期,是否心中會出現對自己身為父母的擔憂呢?

手足競爭

每個孩子都需要也想要父母的關注與肯定,這是發展過程中典型會出現的的情緒行為表現。而資源有限,手足會與自己競爭這些關注與愛,注視到父母正在重視的是手足而非自己,失落、妒忌的情緒油然而生、不公平的想法逐日出現。

孩子所想的是,我的父母是否比較不愛我、我是否不如另一人來得重要。我想要的我需要的,我的父母親是否有看見?當感覺不被重視、不被愛時,便會盡可能的爭取注意,也許是向父母告狀另一方的問題:除了獲取被父母的注意,亦在告知父母「你看,我是小幫手」、「你看,他也是會犯錯」;又或者,有些孩子會以吵鬧、憤怒情緒呈現,以期待自己能被「看見」、能被「重視」;有些孩子則會壓抑自我感受以此獲取父母的關愛。

文章標籤

聊撩開心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